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举办 “创生教育” 主题讲座,为教育实践注入新活力,引发教育者对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聚焦 “创生教育” 讲座:开启教育探索新篇
2025 年 3 月 11 日,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以 “创生教育” 为主题的讲座 。此次讲座作为 2024 - 2025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课暨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的延展,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在教育不断革新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接触前沿教育理念的机会,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二、“创生教育” 理念深度解读
“创生教育” 以创新为内生动力,牵引学生成长,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这一理念与国际部育人理念高度契合,为国际部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国际部博士联盟副秘书长张宇杰博士对 “创生教育” 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从其基本概念出发,让教师们对这一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深入到实践路径,为后续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最后探讨对国际部人才培养的启示与挑战,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三、“创生教育” 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进阶研究 - 精深学习” 体系(APRIL)
这一体系包含学做研究(PSRT)、跟做研究(ESRT)、自主研究(ORIC)、真做研究(SURF)四个层次 。学做研究阶段,学生初步接触研究方法,培养研究兴趣;跟做研究时,在导师指导下深入学习研究流程;自主研究让学生独立开展研究,锻炼创新能力;真做研究则强调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建起系统的研究学习阶梯,帮助他们逐步提升研究能力。
(二)研究牵引课程学习和社群发展的 CRC 模式
CRC 模式通过研究带动课程学习和社群建设 。在这种模式下,研究不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知识需求,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研究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社群的建设和发展。
(三)“三聚变” 方法
“X 型学生 - X 型问题 - X 型导师” 匹配聚变的 “三聚变” 方法,借助挑战性问题激发师生相互成就 。在这种方法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匹配相应的问题和导师,让学生在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得到快速成长。导师也能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创生教育” 对人才培养的启发
(一)重新审视培养目标
在 “创生教育” 理念的启发下,国际部需要重新审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 。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兴趣驱动,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入探索,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优化培养方式
借鉴渐进式深度学习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 。渐进式深度学习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型课程则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多样化的学习路径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明确教师定位
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传授与研究互动相结合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引导作用。
(四)挖掘校友资源构建学术社群
深度发掘学长与校友资源,构建学术社群 。学长和校友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学术社群的构建能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五、“创生教育” 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平衡学术与学业课程
国际部在借鉴 “创生教育” 理念时,面临着平衡学术课程与学业课程的挑战 。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确保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的同时,不影响基础学业课程的学习,实现学术研究与学业发展的协同进步。
(二)应对个体差异
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是实施 “创生教育” 的另一个挑战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专业背景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和教师的优势。
(三)整合学科特点
整合不同学科特点也是国际部面临的难题 。“创生教育” 强调跨学科研究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开设跨学科课程等方式,促进学科融合。
(四)获取外部资源支持
获取外部资源支持对于实施 “创生教育” 至关重要 。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研究资源和资金支持,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六、国际部的转型与发展规划
当前,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办学重点从升学结果向人才培养转变,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在学生学术培养方面,学校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而此次讲座让教师们认识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际部学术主任康文婷博士提出三点期望: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紧跟教育发展潮流;积极拥抱创新,让教育适应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号召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发挥专长,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国际部还计划成立牛剑联合攻关项目,通过组建牛津剑桥学生俱乐部、导师俱乐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助力学生冲击顶尖学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新途径。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学校官网,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政策变化,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
注: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途初升高,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