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部分学校的校额到校指标已公布,这会给升学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不同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校额到校政策全知晓
(一)政策出台背景与目标
校额到校政策的诞生,旨在打破优质高中招生时优质初中占据优势的局面,解决普通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困难的问题。通过让示范高中拿出一定名额分配给普通初中,鼓励学生就近选择普通公办初中就读,进而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更多学生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二)名额计算方法解析
校额到校名额的计算较为复杂,并非简单固定模式。其大致遵循这样的公式:(50% - 三年前统招考入优质高中人数 / 学校总人数)* 今年学校人数 = 校额到校人数。比如,某普通初中三年前统招考入优质高中的学生占比为 15%,学校现有学生 300 人,按照公式计算,校额到校名额就是(50% - 15%)×300 = 105 个。不过实际分配时,还需综合考量当年学校的实际情形,同时校额到校设有门槛线,存在名额剩余情况。而且,学校学生基数大小也影响名额分配,一般学生人数越多,在同等条件下分得的名额可能越多。
(三)学生报考所需条件
学生若想享受校额到校政策,需满足特定条件。首先,学籍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满三年,并且具备中招升学资格;其次,中考成绩必须达到 570 分(中考满分 660 分);再者,综合素质评价要达到 B 等级。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达到 B 等级通常难度不大。
二、2025 年西城部分学校校额到校指标剖析
(一)指标数据展示
学校 | 涉及学区 | 2025 校额指标数 | 学生人数 | 校额享用比 | 备注 |
---|---|---|---|---|---|
北师大亚太 | 西长安街、金融街、大椿天、陶白、月坛、广牛、广外 | 110 | 800 | 13.75% | 校额到校网传,学生人数不精准 |
三帆裕中 | 德胜 | 54 | 320 | 16.88% | - |
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 | 德胜 | 55 | 327 | 16.82% | - |
161 中学分校 | 月坛 | 81 | 299 | 27.09% | - |
教育学院附中 | 新街口 | 43 | 159 | 27.04% | - |
北京八中 | 德胜、金融街、大椿天、陶白、展览路、月坛、广牛、广外 | 123 | 800 | 15.38% | 学生人数不精准 |
十三中分校诚毅校区 | 新街 | 27 | 157 | 17.20% | - |
鲁迅中学 | 金融街 | 58 | 210 | 27.62% | - |
56 中 | 展览路 | 44 | 160 | 27.50% | - |
7 中 | 德胜 | 87 | 320 | 27.19% | - |
35 中 | 德胜、什刹海、西长安街、新街口、金融街、展览路、月坛 | 136 | 809 | 16.81% | - |
13 中 | 德胜、什刹海、新街口、展览路 | 42 | 252 | 16.67% | - |
13 分 | 德胜、什刹海、西长安街、新街口、展览路 | 84 | 492 | 17.07% | - |
3 中 | 什刹海 | 58 | 210 | 27.62% | - |
39 中 | 什刹海 | 39 | 116 | 33.62% | 学生人数不精准 |
华夏女中 | 全区 | 37 | 216 | 17.13% | - |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 | 全市 | 58 | 354 | 16.38% | - |
(二)数据背后潜藏规律
分析这些数据可发现,校额到校享用比存在差异。像西城登记入学里的纯普校,校额到校享用比普遍在 27% 左右;而以往未享受校额到校政策的学校,这一比例多在 16% - 17% 区间。由于统计人数为新初一人数,后续三年可能有非京籍学生转出或跨区变动,各学校指标占比或许会稍有提升。
三、校额到校名额来源探究
(一)潜在名额出处推测
特长生名额转变可能:小升初阶段特长生招生早已取消,可中考环节仍保留特长生招生且名额不少。此前有消息称中考特长生或面临取消,由此推测,校额到校名额有可能来源于此。若真如此,原本凭借特长进入优质高中的学生升学途径会受影响,而普通初中通过校额到校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则有望增加。
统招名额的调配可能:统招一直是除特长以及校额到校批次入学(涵盖校额到校和统筹一二三)之外的重要升学方式,以往统招名额占比较大。在校额到校政策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有说法称统招名额可能会向校额到校转移,这意味着统招在中考升学中的份额可能缩减,进而加剧统招招生的竞争程度。
(二)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
优质校中等生方面:倘若上述名额来源变化成为现实,优质校中等生受到的冲击较大。以往他们可通过统招竞争进入优质高中,如今随着校额到校普及、统招名额减少,统招竞争愈发激烈。虽说他们也能利用本校校额到校名额,但大概率只能进入部分 B 类校额到校高中校,并且成绩靠前的学生往往不会选择通过校额到校进入这类学校。
优质校优秀生层面:对于优质校的优秀学生而言,即便取消特长生(用于签约的情况),他们依然可借助校额到校与本校或外校签约,校额到校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升学的双重保障。所以,统招名额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普通成绩学生群体:随着 1 + 3 普及(改为摇号形式)以及东西城试点的登记摇号入学政策推行,普通成绩学生进入普高的途径增多了。相对来说,校额到校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政策变化,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
注: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途初升高,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