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升学的广阔舞台上,名校国际部的招生动态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子的心。今年,京城四大名校国际部 —— 十一学校国际部、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人大附中 ICC、北京四中国际部,纷纷亮出大招,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 “抢人大战”。这场战争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策略与考量?又将对北京升学格局产生何种影响?和北京中考信息网一同走进这场激烈的角逐,一探究竟。
一、十一学校国际部:抢跑先锋,特色课程引关注
(一)提前行动,打响生源抢夺第一枪
在这场生源大战中,十一学校国际部一马当先,率先出击。往年,中考成绩放榜后才是招生季的高潮,然而今年,十一学校早早行动,提前开启签约流程。2025 年 1 月 8 日下午,十一国际部通知了约 30 组符合要求的家庭,晚上 18:00 携带身份证到校参加活动,活动包含笔试和面试。1 月 9 日下午,又通知通过加试的家庭到校面谈,未通过的也有电话通知且不影响后续报考,此次东西朝海通州等区都有学生接到通知。此番提前签约,起到了 “一箭双雕” 的饥饿营销广告效应,让不少没接到电话的家庭心生失落,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十一学校国际部。
(二)师资雄厚,特色课程助力升学
十一学校国际部凭借强大的师资阵容,配备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与升学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业规划与留学辅导。其特色课程体系更是一大亮点,像 “跨学科主题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使学生能深入探究不同领域知识的关联,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过去,该校升学成绩亮眼,众多学子被世界知名学府录取,这无疑是吸引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因素。
二、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紧追不舍,招生流程严谨
(一)迅速跟进,提前开启签约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不甘示弱,迅速跟进签约。这两天已开始电话联系有意向的家庭准备考试和提前签约。回顾 2023 年招生流程,3 月初便开启通知学生到校提交成绩单(含初三上学期期中和期末成绩、托福成绩等),接着组织校友面试学生与老师面试家长。校友面试从学生简历入手,围绕热门话题深入探讨,时长 1 - 2 小时,考察综合素质等;家长面试聚焦家庭国际教育规划等,确保家校理念契合。中考加试线公布后,依据成绩与志愿统招录取,整个过程严谨、公正、透明。今年招生流程提前到寒假前,可见竞争之激烈。
(二)升学成绩斐然,金字招牌闪耀
该校升学成绩是其引以为傲的资本。多年来,毕业生被世界名校录取的捷报频传。在 2024 年申请季,据不完全统计,揽获 65 + 顶尖美国名校录取,单届集齐 “哈耶普斯麻” 与藤校大满贯,美本方向录取成绩斐然。其中,29 枚藤校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向实验学子敞开怀抱;18 枚美国顶尖名校录取,涵盖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科研学术殿堂;18 枚 TOP10 文理学院录取,威廉姆斯学院、波莫纳学院等为学生提供博雅教育的优质平台。尽管今年早申疑似遇问题,但相信该校有能力在后续 RD 中扳回一城。
三、人大附中 ICC:咨询细致,课程多元
(一)咨询环节独具魅力,细致入微赢好感
人大附中 ICC 虽在签约启动时间上稍显滞后,但在十一学校国际部开始签约之前,早就开启了招生咨询活动,并在与家长的沟通环节展现出独特魅力。当家长咨询后,学校回复及时且细致,邮件 24 小时内送达,开头热情庄重,详细介绍招生政策、课程细节(如 AP 课程开设科目、教师资质、难度及进阶路径等),还列举升学指导服务案例,从高一到高三规划清晰,甚至对校园生活如宿舍、食堂、社团等都有生动描述与配图,让家长提前感受校园氛围。
(二)课程中西融合,招生人数具优势
在课程设置上,人大附中 ICC 与十一学校国际部一样,采用多元化课程体系,除开设 AP、A - Level、IB 课程外,还结合中国学生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如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 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国际课程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这种中西融合课程模式对学生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强,招生人数也更多(三种课程总招生人数比十一学校国际部多 70 人)。
四、北京四中国际部:沉稳应对,蓄势待发
(一)网传下周启动校友面试,稳扎稳打显自信
在京城国际部的激烈招生竞争中,北京四中向来以沉稳姿态示人。最近网传北京四中国际部将在下周启动校友面试,尽管受到十一学校国际部 “抢跑” 影响,但四中国际部依旧稳住阵脚,没有急匆匆开展面试和签约。该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国际部也秉承严谨治学传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且学术素养扎实的学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
(二)校友面试深意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此次网传的校友面试环节,看似只是招生流程中的一小步,实则蕴含深意。北京四中国际部借助校友力量,从不同维度考察学生。校友们毕业于四中,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理解深刻,能从独特视角评估学生与学校的契合度。过往经验显示,北京四中招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校友面试或许会着重观察学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如抛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影响等热点话题,了解学生思维活跃度和知识储备。对比其他国际部的抢人大战,北京四中不紧不慢,却步步为营,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源于对自身教育质量的高度自信。
五、生源大战背后:原因与趋势剖析
(一)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在这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各大名校国际部纷纷提前布局。以 2024 年为例,十一学校国际部早在 2023 年 11 月、12 月便开启招生宣传,通过线上讲座、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展示特色优势;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 2024 年 3 月初紧锣密鼓开启招生流程;人大附中 ICC 更是动作迅猛,3 月初便电话联系部分学生。而 2025 年刚过完新年就开启 “抢人大战”,背后原因是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白热化,优质生源成稀缺资源,提前锁定能稳固学校国际排名与口碑,且家长和学生留学规划前置,期望孩子尽早融入国际教育体系。
(二)招生降温,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国际部招生呈现降温趋势。2024 年部分公立国际部出现未招满情况,加试分数线一降再降。以北京地区为例,一些一梯队国际部中考后开放日和加试现场到场人数减少,临近开学还在面试录取学生。这一现象背后,国际形势变幻让家长对海外留学忧心,留学成本高企使中产家庭望而却步,国内教育发展也让更多家庭选择国内高校。然而,这对于坚持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也是机遇,竞争对手减少,招生标准松动,普娃有更多机会冲击顶尖国际部,只要提前规划、充分准备,便能抢占先机。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政策变化,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
注: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途初升高,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