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不断革新的当下,北京的中学教育正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科学家命名的特色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教育领域的一抹亮色。这些特色班承载着科学家的精神遗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独特的平台。
一、“郭永怀班”:开启九年一贯制创新培养
2025 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的 “郭永怀班” 正式成立,这是全国基础教育领域首个以郭永怀命名的班级。郭永怀作为我国 “两弹一星” 功勋科学家,为国家的科研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郭永怀班” 实施小初衔接九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借助课后服务等契机,为学生提供丰富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机会。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推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程。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系统。
二、“钱学森班”:多校协同探索培养路径
2025 年 1 月,北京中学与北京市朝阳区明诚外国语学校的 “钱学森班” 联合举办授牌仪式,携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此前,2024 年 10 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二中成立 “钱学森班” ,注重科技赋能;
2022 年 9 月,大兴一中 “钱学森班” 揭牌,设置特别课程;
北师大附中开设的钱学森实验班,致力于培养科技拔尖人才。
钱学森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等多个称号,这些 “钱学森班” 以他为榜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三、“黄纬禄班”:培养多元人才 2023 年,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的 “黄纬禄班” 授权揭牌。黄纬禄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研究,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黄纬禄班” 分为科创格物 1 班和科创日新 2 班。前者侧重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开设机器人课程、C++ 语言课程等;后者侧重于培养人文与社会学科人才,开设高端写作课、演讲课等,带动学校整体文化水平提升。
四、其他特色班:传承精神,培育英才
2022 年 2 月,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揭牌成立北京市首个 “竺可桢班”,形成四大亮点诠释竺可桢精神。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奠基人。
2024 年,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等校成立 “陆士嘉实验班” ,践行其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022 年 8 月,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成立全国首个 “陆士嘉班” ,激发学生科技兴趣。陆士嘉是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为我国力学事业和航空人才培养贡献巨大。
2023 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 “王绶琯科学创新实验班” 成立,传承王绶琯爱国、创新等科学家精神。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者之一。
2022 年,通州区永乐店中学举行全国首个 “李四光班” 揭牌授权仪式 ,探索初高中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立者。
这些以科学家命名的特色班,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精神融入学生成长中,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在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特色班出现,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首都教育,由北京中考信息网团队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码添加中考信老师微信,邀请加入2025北京中考信息群,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政策变化,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邀请您进群
注:如扫码无法添加好友,可添加gggijq邀请您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途初升高,了解更多内容。